生活蓝图

 

image

clip_image001[8]
clip_image002[4]在明道,運動是為了健康、大家一起來!鼓勵教授、學生與所有職員為健康而運動。我們實踐「三三三」定律:每週至少運動三次、心肺功能增強使心跳達 130 次、每次持續 30 分鐘以上。

clip_image003
明道校慶,不是單一的園遊會或者運動會;而是全校一整週的齊聲吶喊與投入。

明道校慶安排在「明道週」每一天放學後!每天都有各式藝文與運動競賽,學生全班直接在課後帶入場邊:參賽的奮力爭取、觀賽的努力加油。是大家共同的事,共同的榮譽與汗水!運動,也自然融入生活裡。

clip_image001[10]
clip_image002[6]張忠謀懷念哈佛大學短短一年同寢室的宿舍伙伴、吳大猷深刻感念南開全體住校的豐富,以及近距離親炙大師風範的成長。早年北大清華的校風形成,都與住校文化有密切關係。

我們嚮往師生投入、教育與生活融合一體的美好。因此,明道新生,全體住校!自己對自己的生活負責;學習與同學相處、調適在團體裡的自我定位。

clip_image001[12]
我們不要蒼白的文弱書生!在明道,我們要培育的是:健康、有思考力、尊重生活、有團隊精神、具人文素養、鄉土關懷的學生。

clip_image002[8]明道的學生,必需能文能武。

文,藝文:聽演講、音樂會、看展覽、藝文賞析,進而自己上台、學習付出並享受耕耘後的掌聲。更要學會「能上台、也能下台」。

武,運動:由瞭解自我的體適能開始,培養「為健康而持續運動」的習慣;肌力耐力訓練也好,瘦身減肥也行,只要體能年齡保持比實際年齡年輕,健康最重要。

clip_image001[14]
clip_image002[10]明道大學自三年前進行校園規劃開始,即以傳統書院、四合院為藍本。

我們嚮往書院豐富的人文精神,
我們喜歡北京胡同的曲折溫厚,
我們喜歡曲徑通幽的委婉情趣,
我們相信情境教育,相信環境的精緻將教育出相同情懷的學子。

這些理念,在明道大學校園裡,就是生活的一部份。

clip_image001[16]
在明道,所有學生,都是童子軍。

clip_image002[12]因為, 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好,才藝多、自視高,但不懂得團體相處的藝術;我們以童軍教育「上通天文、下知地理」的知性,與行軍露營的律動,培養學生們服務人群的熱忱,與健康開朗的人生觀。我們相信,這些,是孩子可以享用一輩子的財富。所以,由明道中學的國一開始,我們組織了 108 個童軍團,也為孩子的媽媽們組織了蕙質女童軍,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校園童軍團!明道的校長、師長是木章持有人哩。

clip_image001[18]
大學四年,我們重視藝文活動的參與。積極邀辦一流演講、音樂會、演唱會。

clip_image002[14]我們的「人文藝術學程」開設的課程:詩詞賞析、小說文選、書畫賞評、民間及劇場藝術、東西方園林、彩繪人生、手工藝術、哲學概論、飲食文化與音樂賞析等。

我們的「生活科技學程」開設的課程:生機與有機飲食、家庭造園、休閒規劃、飲食文化、國際禮儀、自我造型
、認識植物、科學概論、法學概論、設計原理等。

我們希望學生「各個身懷絕技」,多少會一樣樂器,把握機會在校園獻藝,培養舞台風度。個人秀、小團體都行、 古典爵士也好,相聲 Talk 秀也接受,但,一定要上台。

clip_image001[20]
clip_image002[16]創辦人汪廣平先生一輩子從事教育工作:從河北臨中、台中市一中、明道中學、而明道管理學院及未來的明道大學,均本著私人興學的理念,效法吳大猷先生念念不忘、感激一輩子的母校-南開中學張伯苓先生的辦學理想,努力興學。

全國新興的大學校院雖多,但是明道是獨特的,因為明道大學沒有財團包袱; 沒有立法委員、國大代表、議長等政治人物的指揮,明道,真正是為了辦教育而興學!

clip_image001[22]
clip_image002[18]明道由國中、高中、綜合高中,進而管理學院、大學。實驗附小已在規劃中,將本著「為孩子營造合理、自由思考的成長空間」而設。

明道是一個學園體系,是完整的教育理念實踐,沒有空洞的口號,只有辦學的傻勁。

只要看過能直升高中的明道國中生的燦爛笑臉與豐富校園生活,就會深刻瞭解到:在台灣的成長環境中,能在學園裡直升,代表了孩子多麼廣大的成長空間!「學園」和「學校」是不一樣的!

clip_image001[24]
clip_image002[20]明道中學建校30年,將壹所僅存300人、招不到學生的武訓中學,脫胎換骨,成為擁有學生萬人的中部地區、乃至全國的名校。

每年六月的國中部招生,三、四千餘莘莘學子報名研習、班班額滿,人人爭取進入明道校門,盼望享受明道的教育環境。

clip_image001[26]
明道的教育理念是:

一樹蓓蕾,莫道是他人子弟;
滿園桃李,當看做自己兒孫。

clip_image002[22]明道教授群以教學為首任, 與學生同在校園裡生活、 以學生成就為至樂。
我們不希望教授們:

滿腹經綸,但不會表達;
學問飽滿,但淡漠疏離;
聲譽卓著,但來去匆匆。

在明道,師生共榮, 互愛互助,
一體成長。